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图片传真

民间借贷引纠纷 法官调解续亲情

来源:   发布时间: 2025年05月27日

  近日,汶上县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,原本因债务问题产生矛盾的叔侄俩握手言和,在化解双方争议的同时修复了亲情,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人和。

  微信图片_20250527163731_55

  原告孔甲与被告孔乙系叔侄关系。2018年,孔乙因资金周转困难向孔甲借款3万元。出于亲戚之间的信任,孔甲未要求孔乙出具借条,也未约定还款期限。然而,随着时间推移,孔乙未能及时还款,双方因催款问题产生矛盾,无奈之下,孔甲将孔乙诉至法院。

  承办法官查阅卷宗后,与双方取得联系,了解案件来龙去脉和双方诉求。考虑到原被告系叔侄关系,承办法官认为如果该案一判了之,不利于亲情的修复,调解是解决纠纷、维护亲情的最佳途径。于是,承办法官从亲情角度出发,组织双方进行“背对背”调解,调解过程中,被告称自己对借款事实没有异议,只是因近几年生意难做,没有能力向原告偿还借款,而原告认为自己出于双方的关系和对被告的信任才借钱给被告,没想到被告一直借故推托不还,感到非常失望和无奈。承办法官在了解双方实际情况后,通过摆事实、讲情理、释法理,积极协调双方,提出分期还款等解决方案。经过多次沟通,双方最终达成一致调解意见,该起纠纷得以妥善化解。

  调解现场,孔乙将第一期履行款项交到孔甲手中,叔侄俩相视一笑,伸出双手紧紧握在一起。

  “民间借贷往往夹杂人情因素,调解不仅能高效化解矛盾,更能修复社会关系。”承办法官表示,相比一判了之,调解更容易实现“共赢”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近年来,汶上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将调解工作贯穿于案件处理的全过程,最大限度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,有力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
关闭